前 言 and 楔子(2 / 8)

年,都未将之化于文字。

十年前,我构划了我生命中的第一个世界,《华音》的世界。那时候,我没有直接书写这个梦,而是将那个世界放在了晚明,仅仅让华音阁中,保留了一种对盛唐的固执追忆。

那是繁华不再的追忆,那是乱世到来前,对盛世的企慕与追缅。一直以为,华音的美,正在于此。但这种美也注定了格格不入,注定了铺天盖地的悲凉。

直到这一刻,我终于直面这个梦境,开启一个新的世界,书写前所未有的瑰丽与奇伟。

在这个梦境中的长安,不仅是万国来朝,九族争聚的都城,还是一个神魔仙灵共存的世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行走,这自由超越了人世间的九州,也超越了三界众生。

这场天舞的舞者,不仅仅是人。无论仙、灵、妖、魔,只要来到这个世界,便能平等的分享这场繁华。用它们刻骨的爱与恨,将这场天舞装点得更加灿烂。

这场天舞的舞台,从长安蔓延。它将横跨大漠、雪原、神山、九幽。每一寸土地,都将用它瑰奇苍茫的风物,将这场天舞烘托得更加宏伟。

我将穷极想象,展开这万里舞台,再无犹疑,再无保留。

让那一轮盛唐明月,照花长安,照酒曲江,照亮了大明宫的龙池凤阙,照亮了春江两岸相思楼台,也照亮了玉门之外云海关山。

让那一场盛世天舞,舞落烟花,舞乱羽衣,舞罢了响彻梨园的丝竹笙歌,舞起了连绵数年的渔阳鼙鼓,也舞破了开天盛世那段滔天繁华。

明月照耀,天舞长安。

芸芸众生,天地万物,都是舞者,在这轮长安的明月下尽情绽放。

直到,舞破中原。

这是一场葬天之舞。

三、历史与诗篇

这不是真实的盛唐,是一个人神共存,飞仙往来、神奇诡谲的梦境。

仙仗出于崆峒,王母降于瑶池。

这不是历史,而是传说,是诗篇。

这个故事里每一处土地,都有神魔仙灵在自由徜徉,分享着这个浮世鼎盛的荣耀。

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会对应一位大唐的诗人,传承着他们灿烂的风华。

仅仅是美学上的相似,而不是履历、性格或者外貌上的暗合。

李白的恣肆,杜甫的沉郁,李贺的诡谲,义山的隐幽,都将在他们身上寻到点滴踪迹。

或许,每一个民族,都会人站出来,为他们共同的记忆书写历史。

我,不想书写历史。

我只想为深爱着这场梦中天舞的人。

拾起那一卷舞落的烟华。

天舞霓裳,诗梦长安。

只要翻开一卷卷诗篇,只要重听一曲曲霓裳羽衣,长安历历风华,便全都涌到了眼前,化作繁锦十丈,红尘万里,乱舞眼前。

江头宫殿锁千门的长安,万国衣冠拜冕旒的长安,绣罗衣裳照暮春的长安!

这是我们记忆中的辉煌,这是我们梦中的繁华。

这繁华,凝聚了一千年的过去,赊欠了一千年的未来。

刻骨铭心。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长安。

对于王侯将相,长安是四夷宾服,是九天宫阙。

对于李杜王孟,长安是苍茫明月,是曲江飞花。

对于我,长安是盛唐的灵魂,是梦想的都城。

曾一直在想,盛唐的长安城中,到底生活着、行走着徜徉着怎样的人?他们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友情链接: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站点地图xml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von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