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阿沛信使急驰拉萨。(1 / 2)

小说:共和国之恋合唱 作者:佚名

一场大战过后,金沙江又恢复了往日的寂静,在秋日的蓝天下,像澄静的练带。

此时此刻,住在昌都解放军指挥机关的阿沛,眼前却有点迷迷茫茫。

他往在一幢藏式楼的底层,不再穿绸缎的官服,而是一身黑氆氇藏装;他孑然一身,围着他的不再有护兵和侍从。

眼下的这个结局,其实在他衔命赴任的时候就预感到了。要不然,当初拉萨的三个现任噶伦为什么都死活不肯来呢,但当预感真的变成了现实,他还是感到震惊、痛疚、惶恐、迷茫。想到雪域西藏的命运凶吉未卜,他心头隐隐作痛起来。

大战之后的昌都城是宁静的。特别是深夜和清晨。一年多来,这座东藏名城被各种喧响所困扰,在白天与黑夜交替之际发出震天巨响。现在呢,一切都寂静了。怒吼的山炮轰鸣之后,一切繁琐的音响都归于沉寂了。

阿沛这天早晨起身后不久,康巴汉子平措旺介看望他来了。平措旺介身穿解放军军装,高大健壮。这位28岁的康巴汉子是昌都解放后13天赶到的,一年前噶厦在驱汉运动中,将他也以“嫌疑”的罪名驱逐出境,此人现在成了的大长官,他会不会报一箭之仇,来一个报复呢?不可不防!

康巴汉子平措旺介此时身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8军民运部长、昌都工委副书记,与去年被押送离开西藏的狼狈样子相此,简直是天上地下了。康巴人凶猛好斗,尤善复仇。为了复仇,不惜子子孙孙打冤家,平措旺介如果要对噶厦的要员阿沛等人施行报复的话,应该说是不费力的。但这一次,康巴人平措旺介态度谦恭,他请阿沛噶伦从这间底楼的小屋搬到对面楼房的二楼去住。

高楼上轩敞洁净,落地窗十分明亮。远眺青山,近观绿水。使人心旷神怡。

很快,又送来了他原先穿的绸缎官眼。在昌都战役中投诚的近40名藏军高级军官-也都重新穿上他们的官服。

18军副政委王其梅和其他解放军将领不断地来看望阿沛。有一次王其梅与阿沛长谈,谈到这次两军对垒,枪炮无情,双方伤亡都很大,许多藏族和汉族兄弟都倒在战场上。讲着讲着。

王其梅不禁热泪盈眶。嗓音哽咽。阿沛十分惊愕,他被深深地感动了。

昌都地区的大活佛,大贵族,前昌都藏军的高级军官,更是络绎不绝地前来拜望阿沛。阿沛从他们的眉宇神态、谈吐和笑声中明白了他们目前的处境:对照过去像瘟疫一样散布在藏区的关于解放军的种种流言,阿沛十分感慨,他心头的疑雾慢慢淡散了。

阿沛居住在楼上夜间灯火不熄,大首长与他盘膝对坐,一谈就是大半宵。

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那幢楼上的灯光总是明亮的。卫兵们只记得半夜时分,炊事员还要登楼去送酥油茶和夜餐;每天早晨的太阳,将温暖宜人的阳光射进那幢高楼,玻璃窗户反射出一片光华。

就在拉萨的上层亲帝势力策动外逃,乱成一团之时,阿沛从昌都派随员金中-坚赞平措和噶准桑林,星夜兼程赶来拉萨送信。他们快马加鞭,日夜赶路,马跑累了,又支不到驿站的差马时,就身背马鞍,徒步前进。二千多里路程,他们只用了16个昼夜就赶到了。

金中和桑林向噶伦们呈上昌都总管阿沛给喇嘛和噶厦的信件。噶伦们急不可耐地询问昌都的情况,解放军的动向和兵员多少等等,当两位信使汇报到解放军离昌都还有三天路程,结果一个晚上就突然出现在面前时,首席噶伦然巴连声惊呼:“啊啧啧!啊啧啧!”并且叹息说:“敌人像钢铁般坚硬,我们像糌粑一样松软呵。”索康噶伦询问了昌都总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友情链接: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站点地图xml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von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