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国内的变化(2 / 4)

争议的,只是分开来就没有那么的乐观,能够迈进前十的只有捷克公国和波兰—东普鲁士—立陶宛王国。其余的例如匈牙利、俄罗斯帝国都在10—30之间起伏不定。

哈萨克王国和秦国?秦国还好一些,估计能够位列40余,而哈萨克王国是彻头彻尾的不行,估计在50内都看不到其身影。

此时经济提升速度最快的无疑是秦国。有一种速度叫做秦国速度、有一种经济叫做秦国经济、有一种奇迹叫做秦国奇迹,这就是外界给秦国的一句话,有些夸张但是从这里就能够得知秦国的成绩。

美国经济地位的提升让美元和欧元的汇率成为2:1,即两美元可以兑换一欧元,当然这只是去年的兑换率,去年末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四国联盟趁机崛起。虽然美元和欧元的汇率在美国政府的影响下还没有太大的变化,可实际上3美元兑换1欧元都不一定有人愿意。

现在四国联盟同美国进行的是货币战争,虽然是在美国的主场上,可实际上他的情况并不是太妙,至少现在欧元在美国已经初具备影响力。

四国联盟不是德国,不会主动对任何的国家宣布战争,这一点永远有效!很奇怪为什么恩斯特会突然做出这样一个许诺,但是毫无疑问,这样的许诺让其他人国家对四国联盟很是放心,欧元和四国联盟的货物开始很畅销。

真的如同恩斯特说的那样?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的确是没有挑衅就没有战争,可是暗地里恩斯特的动作谁能够知道,说不得就要逼迫对方先动手,这样的手段并非没有而是很多,多到数不清。

1931年,四国联盟铁路之外最大的收获也许就是公交车,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四国联盟的公交车逐渐开始在街道上出现,很多的公民都非常喜欢这样廉价且方便的交通工具,虽然有的时候的确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公交公司完全可以自主运行,不需要有任何的财政补贴,当然一开始的时候是需要慢慢偿还当时的出资的。同公交车一同出现的还有出租车,虽然是政府指定运营行业,但是随着时间政府会慢慢抛售这方面的业务给私人。

四国联盟的富豪很多,但是他们多半都是国有企业的管理阶层,真正的私人企业大部分都还没有发展起来,几十万上百万欧元也许他们能够拿得出。可是再多就要触及到公司的运营流动资金。

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是四国联盟的一片火热,大量的矿石从西伯利亚开采出来,他们并没有被出售而是囤积起来,恩斯特认为此时并不是出售的好机会。不过小批量的还是被允许的,毕竟俄罗斯帝国也需要丰盈一下国库。

俄罗斯帝国内阁很懂事的把出售的数量限制在恩斯特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这样能够填补财政的同时也不被恩斯特训斥,这方面布拉特维特做的要比他的前任好。

也许是环境需要的缘故,东亚地区的轿车数量很少。奔驰几个品牌汽车公司在这里的分公司大部分都是制造卡车、货车之类的工农业实用交通工具,即便是富翁也喜欢购买一辆皮卡而非轿车。

一车一车的矿石被开采出来然后火车运送到俄罗斯帝国第一仓库,这里是未来俄罗斯帝国国家财政的基础、是俄罗斯帝国复兴的全部希望,对于这个地方布拉特维特可是相当的看重。

从直升机出现到现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四国联盟的警务部门也开始配备这样的大家伙,一天24小时几乎都有直升机在城市的上空巡逻,单单是这一方面的经费就不在少数,不过公民们倒是没有表示出不满,他们明显很喜欢政府把缴纳的税费用在治安上。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友情链接: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站点地图xml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von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