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公主在禁足之中老老实实,没有生出任何事端,这着实令人佩服,也令人起疑。于是郑垣猜想:这一定是某人出的主意。眼看就是七夕灯会了,所以他笃定公主这是为出宫看灯会而故意为之。</p>
再加上这段时间楚王备受官家青睐,一番手段下来,前朝后宫上上下下无处不渗透着他的眼线。后又得延福宫密探来报,果然如其所料。</p>
郑垣私心想着:公主出宫,那么姝宁必定陪伴左右。她是个爱热闹的,常年关在宫里恪守规矩,眼下有如此难得的机会,她是一定会去的。所以打算趁着灯会跟她好好说一说,把之前的误会一一解释清楚。</p>
七夕这天,汴京城最大最长的集市由东向西逐渐热闹起来。卖花的、卖糕点的、卖糖的、卖茶的、卖酒的、卖扇子的、卖香料的、杂耍的、说唱的,你来我往,人山人海。吆喝声,说笑声,叫好声,打闹声、丝竹声、车马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p>
慢慢的夜幕降临,阵阵凉风,丝丝送爽。路两旁早早的挂满了各色的灯,映的如同白昼,仿佛夜不曾黑过。</p>
郑垣跟着三五个蹦跳的孩童,笨拙的穿梭在其中,他尽量让自己随和一些。这许多年来,他从不爱这样的热闹,也从不来这样的场合。行走在陌生又热情的街市上,两眼发昏,仿佛走进了一个不属于他的世界。</p>
人声嘈杂之中,他终于看见了他想要的东西——一个卖兔子灯的地方。付过了钱,他伸手接过一盏小巧可爱的兔子灯。</p>
郑垣兴奋且小心翼翼的举着兔子灯,与它对视许久,不知在想什么心事。这灯与他高大生硬的身材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背后看,着实令人发笑。</p>
他一路前行,行走在灯的世界里。</p>
两边酒楼茶肆高低错落,屋檐上、柱子上、栏杆上、树上、幌子上都挂满了灯。路人手里也提着灯,附近河里放有河灯,星星点点,随着倒影起起伏伏。远处城楼上偶尔飞出几盏晶亮的孔明灯,一路飞升,越来越小,与天上的繁星明月交相辉映。惹人诗情无限。</p>
这是郑垣第一次走进人堆里感受这种吵闹:小贩的吆喝声,儿童的打闹声,看客的叫好声,年轻男女的说笑声,人声车声马声锣鼓声不绝于耳,一浪高过一浪。不知怎么,他忽的心头一热,竟觉得这吵闹拥挤也别有一番风趣。</p>
紧接着迎面走来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二人拄着杖相互挽住胳膊行走。慈祥的笑容,深情地对望,颤巍巍的步伐。仅仅是与他擦肩而过,他却不禁驻足回头,凝望着二老的背影感叹:“人间美满不过如此。”</p>
正在发呆时,不提防一个拿弹弓的男孩与他撞了个满怀。</p>
郑垣一只手捧起那孩子的下巴仔细端详,眼熟却又叫不上名字,直呼在哪里见过。正在思索时听见有人喊了声“诚宝”,那孩子挣脱他的手就跑掉了。</p>
循声望去,没想到如此之巧,竟会是卢章之一家。郑垣赶紧上前作揖问好,口中依然称呼的是“大哥大嫂”。</p>
卢章之看见是他也很诧异,又看了一眼兔子灯只觉得滑稽可笑,说道:“真是稀客,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p>
郑垣也拘谨的笑道:“我呀,我……”</p>
“怎么样?伤都好些了吗?”</p>
这一问着实把郑垣吓了一大跳,曾几何时,卢家人也开始关怀起了他。连忙点头如捣蒜:“好了好了,都好了。”</p>
大哥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