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上记载的关于强迫症的诊断理由,是患者在经历创伤之后的一个月,持续出现了对男性生殖器异样的“兴趣”。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睛总是不受控制地往他们的隐私部位看,而且时常会在脑海里想象阴-茎插入身体时的情境。更恐怖的是,想象中的对象完全不受道德人伦底线的限制,哪怕是……哪怕是朋友或者父辈的亲人都会被我代入那种可怕的场景。我知道那样很恶心、很羞耻,每次想到那种事情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来自心理上痛不欲生的煎熬,可是我停不下来。
越想停止越是停止不了。我好害怕,医生,我身体里是不是真的藏着坏女人的基因?”
艾琳娜来到咨询室将近两个月,她没有和米博彦说过一句话。只是每逢休息日她都会在这里静坐三个小时,手里捧着那本书沉默地翻着。
她刻意看得很慢,可即便如此,那本就不厚的小说也在时光的消磨中渐渐接近了尾声。
创伤再体验,是创伤性心理压力障碍症中的典型症状。具体表现为患者对创伤情境的反复模拟、频繁体验,闪回和噩梦等等。许多心理疾病治疗失败的原因在于心理医生的诊断出现了偏差。基础病症出现之后往往会在一段时期内诱发出许多共病症状,而这些共病通常又可以独立存在。.r./
p的共病囊括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焦虑症、抑郁症、躯体疼痛等多种多样不同的疾病类型,而具体引发哪一种则与患者的性格、认知、生活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
当患者表现出共病症状中最明显的某类时,就容易让医生忽略掉它背后的基础病症。尤其在短程治疗中,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患者的全部生活状态,仅凭几个小时的简单描述便作出诊断,如同管中窥豹只见一斑,随后的治疗方案亦会偏离正轨。
米博彦只当这两个月的沉默期是她在探索和他相处的最佳方式。虽然艾琳娜从不与他说话,可是他却可以明显感受到她整个人情绪、状态从紧张焦虑到舒缓平和的缓慢变化。
翻完书籍的最后一页,房间里忽然传来压抑的哭声。米博彦从书案里抬头,看到坐在对面沙发上的女人掩唇低泣,眉宇间透露着难以抑制的悲痛。
他不动声色勾过桌上一盒纸巾,缓慢起身踱到艾琳娜身边将纸盒递到她眼前。书籍的最后一页纸上沾染了她的眼泪,水渍向四周晕开,形成了一片明亮的水光。结尾处意味深长的文字忽然变得更加清晰:
wb,brr,brbp.(于是我们奋力前行,小舟逆水而上,不断地被浪潮推回到往昔岁月。)
米博彦:“为什么要哭?”
艾琳娜合上书,黯然道:“我不知道,只是觉得特别无力……特别地绝望。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管你怎么挣扎怎么想要努力地活下去,最后都会是徒劳。就像书里写的,盖茨比这样优秀的男人最后还不是为一个根本不值得他付出的女人被射杀。死的都是好人,留下的那些……”
说到这里,艾琳娜的嘴角浮现出不屑和鄙夷的微笑:“……都是垃圾。”
米博彦从她手里轻轻抽回那本书,他的手触摸到封面上的花体英文,拇指反复在上面摩挲着:“不同人看同样的书会有不同的理解,你这种想法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很新鲜。”
“难道不是这样吗?”
艾琳娜抬头:“作者说,不管你怎样地奋力前行都是徒劳的,最终都会被大浪推回最初的起点。既然现实这样残酷,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向前划,这种兜兜转转的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创伤应激障碍的另一典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