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今日杀得宁道奇(3 / 5)

小说:大唐 作者:荆柯守

安能万人敌?傅采林如敢亲身前来中原,只有死路一条。”

说到这里,沈落雁眸中露出异采,终于说到了最后一句关键的话:“你可知道,圣上武功,已晋宗师之境。”

这句话一出,徐子陵终于保持不了平静的心,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徐子陵深吸一囗气,凝神专志,金黄月色落于舟上,感受着夜风拂过引起的气流变化,露出一丝笑意,轻轻的说着:“落雁跟我说这样多,到底是何意呢?”

沈落雁长身立起,笑的说着:“说了这样多,子陵终于明白啦!这其实是圣上要我对你所说,只希望子陵能够多明白一些,多考虑一些,别为局中所迷,作出不可挽回事情,你可知道,就在此时,圣上已经约见了宁道奇。”

“当日,宁道奇约见宋缺,今日,圣上召见宁道奇,这是最后一点面对面谈判机会,是生是死,是敌是友,都会在今夜,分个清楚。”

而在此时,不在船上,是在宫廷,六角亭,小桥流水、疏竹而生。

宁道奇漫步而上,似乎一个老者,在此悠闲而游。

他心知,只要入得宫廷,以他武功,也再难冲出去,但是,一无所惧的举步踏入这树木扶疏的庭园中。

院中只有二人,都是少年。

杨宣凝坐在小亭中,月色遍洒满园,正在就着月色喝茶,月光在衣上,变幻出无数的斑斓的色彩来。

身穿便服,纤尘不染,昂俯之间,自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大度。

虽是喝茶,但是动静之间,他似乎成为宇宙的中心,漫天精气贯顶而下,大地精气,由脚下而上。

一时之间,这庭院之中,万事万物,都潜移默化之中。

星空一点星光,大如明珠,照耀其上。

而另一个少年,虽然坐在一边,但是淡然自化,悠然从容,翩然青衣,正坐在琴前,叮叮咚咚的弹着琴。

琴音淡泊宁静,一时之间,流水行云,鸟翔低鸣,深谷流泉,只听少年散歌而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宁道奇默然,过去一生,重现心田,等过了许久,琴声已停,才说着:“杨宣凝,如今南北战乱,你又有何道?”

“人生于天地之间,自有天地之厚德,朕不远天地,天地自爱朕,朕不弃民,民自养朕,天子何论其它?据说当年文帝在世时,身敬诸佛,所以身有五彩,又有转轮王法器,一开一合,奥妙无比,但是这已是外道邪道,我受天命,自当唯天唯地唯民,除此无它。”杨宣凝徐徐而说,当日登基,受天地感应,得传国玉玺之助,而得宗师境界。

“天者,玄也,地者,黄也,人者,德也,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又说,‘敬鬼神而远之’,此真是厚德之法,杨宣凝啊,想不到悟得天子玄黄大道。”宁道奇说完凝视夜空,沉吟许久,这是他与杨宣凝第二次见面,见面之前,各有敌意,但是见面之后,却各自钦佩。

又对着李淳风说着:“我观你弹琴,已进窥自然之道,何其居于庙堂之上哉?”

李淳风一袭青衣,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拱手作礼:“道常无名,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身在庙堂,金玉满室,笑而用之,职在化民,身在草野,却寄身一舟,相忘于江湖,得之,天恩化民,不得,南山自化,是故人不远道,道自化人,如今我又有何其忧哉?”

宁道奇听了,仰起脸,凝望夜月,许久不言。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友情链接: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站点地图xml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vonsh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ipt charset="UTF-8" src="/static/js/m.js"></script>